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潭州都督杨志本碑 唐 · 严识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七
惟天子主万邦。
家六合。
内有百揆四岳。
外有州牧侯长。
所以奉若天道。
绥厥兆人。
润饰宏业。
光发徽颂。
汉宣帝悯叹息之声。
晋武皇缉垂拱之化。
以为统世御俗。
政平讼理。
与我共此者。
其惟良二千石乎。
于戏杨公。
德迈其职。
文翁黄霸之风粹。
郭贺贾琮之道精。
厎慎财赋而行其礼典。
肃恭明神而敬事耆耋。
旌别淑慝。
俾克畏慕。
可谓其庶乎博施于人而能济众者。
公讳志本。
字文范
宏农华阴人也。
其先出自周姬。
有伯侨者。
享封于晋。
食邑于杨。
命氏立
权舆自此矣。
夫浤源浚泉。
则派流括地。
盘基穷麓。
则峰岑入天。
是以德富者其冑露繁。
英多者其族云蔓。
故朱轮渥彩。
通侯震于十人。
白环深庆。
太尉传于四叶。
天才雄逸。
自得曹植相推。
地望增华。
耻与王珣为比。
曾祖晋。
陈内使舍人临海王府长史开蓬蒋遂交爱等九州刺史武康节公
隋赠上开府仪同三司青冀等五州刺史
有集行于代。
有诗入文会集
精词伟赋。
诡艳瑰音。
邹阳之曳门。
徐邈之居省。
割圭符于比景
异俗知归。
闻鼓吹于中霄。
累朝加赠。
大父林甫。
陈贞威将军广州都督
上开府仪同三司渠芳等五州刺史上郡北平等五郡太守
皇朝营州总管绛州刺史上柱国宜春郡
五千户
自吴飞楚。
声轶湛卢。
从赵入秦。
价先和氏。
江南旧国。
章于大树。
关右新君。
延茂秩于开府
既而隋纲就弛。
唐谶行徵。
公坐听蛇分。
暗期龙跃。
荀彧之去绍。
来议深根。
马援之辞嚣。
归陈聚米。
高祖神尧皇帝深多决胜。
实念畴庸。
册命且隆。
法三光而析壤。
循良是属。
寄千里以专城。
烈考
皇朝秦王府库直
太宗文武圣皇帝赠感旧赋一道诗三篇。
历茂梓二州长史沔绥二州刺史上柱国
叶赞经纶。
预参康济。
耿纯自结。
早申献帛之诚。
吴质旧游。
时蒙枉骑之眷。
幡旗长戟。
门巷纷纷。
玉树
阶庭韡韡。
公吸太和之英液。
禀高明之淑气。
松骨始萌。
早抱淩霜之操。
瑶精在璞。
更烁成虹之彩。
岐嶷自深。
惟友惟孝。
蒸蒸然至日茂。
岂待乎浸润之功而后滋也。
年甫六稔。
丁内艰
号不辍声
泣下成血。
绝浆绝粒。
毁剧成人。
大连少连
曷云克迈。
自是名韵激射。
艺实汪洋。
希风者刮听而弥仰。
道者洗瞩而欣契。
杜安登学。
贵戚咸遗其书。
王粲在门。
中郎遽倒其履。
格不期峻。
而且高标削成。
量不期深。
自有天琛水怪。
施之于夏屋。
则可以洒桷编栌。
排之于大川
则可以冲涛截波矣。
年三十。
右亲卫调补石州司法参军
鹏图未聘。
鸿渐初升。
惟敬五行。
以成三德。
习于公之待封。
宪陈氏之特宽。
楼烦之南。
咸知审克。
离石之境。
自以无冤。
桂州都督府法曹参军
清犴。
察梧囚。
明慎用法。
而不留狱。
都督周道务以公冰襟同洁。
石性浑坚。
庇恶木而深耻。
饮贪泉而不易。
奏充岭南市阉□珠玉使。
侁侁五峤。
皇皇百越。
路穷南服。
西屠。
水衡之钱。
权御府之产。
历剖蚌泣鲛之巨涨。
窥结绿珊瑚之怪穴。
自异时魁杰之士。
以事而临其地。
罕有声背于黩。
节全其贞。
将军北旋。
犹见猜于薏苡。
大夫南使。
亦受遗于金装。
而公散国财。
市蛮宝。
混之不浊。
涅而不缁。
易生人之所难。
凛然有伯夷之风矣。
以外忧去职。
百里而趋。
三年无改。
长舆哀苦。
国主念以增忧。
次翁服竟。
郡守逼而方释。
服阕。
始州司法参军
公九章惟精。
故三政居里。
小大必察。
洽于人心。
紫蒙军大使驸马周道务奏充营田判官
考菑畬。
相坟衍。
李悝尽力之教。
商鞅急耕之赏。
候采落花。
动深曳棘。
故军赖滋殖。
人无阻饥。
扬州高邮县
朝散大夫
雍州吴原
道德齐礼。
风移俗易。
野翟依驯。
灾蝗折去。
铄库兵以为器。
弹鸣琴以坐堂。
淮海之邦。
众斯悦矣。
雍州司士□邑人斯附矣。
邛州司马平戎军灵关支度运粮使。
七羌九兵。
时间暴梗。
徵师练卒。
张威防。
密径通
穷关抵駹。
严道邛崃
缘汉嘉之折坂。
滑壤沮涂。
且疑泉覆。
淫澍不开。
莫殊天漏。
公审量中算。
广蓄边储。
率担夫。
竦馈卒。
膺隒堕。
腹陉危。
鱼颉鸟颃。
轠轳不绝。
军戎以济。
岂惭流马之功。
才干方申。
犹兼展骥之任。
始州长史
限以剑阁
阻以石门
张载勒铭之所。
范睢通栈之地。
邑户迁逃。
𢌅里疏寂。
版籍徒纪。
征赋缺如。
公绥之斯怀。
集之斯至。
坟无辍享之鬼。
家有恋本之夫。
邦国不空。
既赖王祥之绩。
吾无忧矣。
实惟蒋济之能。
制公检校棣州刺史
俄而东胡叛换。
北狄猖狂。
鹗钞虎飞。
海蹙云沸。
残破城邑。
杀略吏人。
激伤血于燕冀。
铺割胔于恒碣。
两河之土崩矣。
百姓之心摇矣。
则天皇后有命分麾。
寘怀扑燎。
班告偫后。
时惟念哉。
公拜书雨泣。
杖节雷驱。
申画郊圻。
慎固封守。
以震敌。
惠以保氓。
故得境内无柝声。
野外无尘影。
祭彤之有勇。
虏不敢窥。
李广之能飞。
寇恒警避。
使持节蕲州刺史
蕲州迥。
楚风轻亟。
矶连黄石之山。
江带青林之浦。
公敷国典。
洒朝恩。
斟化源。
撰猷懿。
镇动以德。
阖郡知方。
息竞以义。
众事攸叙。
贪残尽去。
自使乳虎浮江。
灾疫不生。
即有牵牛入界。
寻除都督潭衡等七州诸军事潭州刺史
建麾涉境。
先求异行。
停舆决讼。
应变如神。
兴废唯降其一书。
得失每于三老。
且青阳旧城。
白鹭通浦。
控引江岭
括集山溪。
交贸所竞。
冠盖斯杂。
示之以无欲。
盗子悦化以归农。
激之以至淳。
浮客感携而请赋。
故年景未及于周次。
化穆著于衡湘矣。
公以老浸生危。
官疲神耗。
深惟退身之诫。
频奏乞骸之表。
制曰。
潭州都督杨志本。
历官岁久。
悬车礼及。
宜遂请老之诫。
以就归闲之美。
可听致仕。
于是高谢方镇。
卷怀条察。
俶图轻舸。
特去江潭。
言念安车。
展游田里。
而灾禽舍。
息马归山。
长沙捐寿。
昊天不吊。
维长安四年秋八月十七日
薨于州馆。
享年七十有七。
号黎沸境
恸庶蒌庭。
莫不若丧慈亲。
愿行衰绖。
仓慈既殁。
激深慕于图形。
郭伋云亡。
注隤思于配社。
亦蔑兹尚矣。
惟公姿范端凝。
精符朗秀。
器含经济。
而纬以斯文。
才抱圆通。
而干以洵直。
宏虚受以广纳
资用晦以冲谦。
游其域。
则童幼警其卑。
野贱忘其窭。
泳其波。
则骄伐以酌损。
刚戾以克柔。
瑰节霜明。
伟尚烟竦。
横德辉以烁邦族。
锵嘉闻而满区县。
学成渊海。
隔风雨而恒观。
辨若奔涛。
铸键机而不发。
常慕汲黯
宁为管仲
维迹在公。
匪怀私已。
率诚任道。
深祈利物。
位愈高而魂益厉。
绩既凝而心更勤。
食不贰味。
居不重席。
俸禄必散于孤亲。
车马共敝于同友。
汉元以来。
未有可若斯人也。
夫人昌宁郡河南长孙氏。
周尚书左仆射国公俭之孙也。
体备柔闲。
道钟清懿。
言而可式。
动必由礼。
纤累不挂于心。
浮伪岂回其首。
肃侍巾栉。
勉执纮綖。
承姑。
获茝兰而必献。
拳拳训子。
见俎豆而斯宁。
义渥旁周。
仁光下逮。
允釐中事。
穆其序。
端仪丽轨。
抑不可选欤。
悲夫。
朝露未晞。
云无处所。
辟司徒之室。
初得赐封。
季武子之阶。
终闻许合。
大足元年
卒于蕲州官舍。
春秋六十九。
神龙元年八月二十五日
合祔于咸阳旧茔。
礼也。
田疏毕陌。
树郁平陵
立石前倾。
依然哭鸟之象。
野坟旁野。
别为埋鹿之标。
有子前永州司功景前左勋卫铉等。
凤毛齐整。
麟角早成。
孝思既深。
观行无缺。
勤兼叔度
遥迎蜀汉之丧。
洁比浚冲
不受源州之赠。
封树毕矣。
晨昏已矣。
永言报之。
诚罔极矣。
将宪乎铭鼎景钟之迹。
兹所以昭德纪功之义。
乃虔洪懿。
俾勒于翠石。
敢旌不朽焉。
其词曰。
龟文烁电。
龙友先风。
三军可指。
千里易穷。
畴克光配。
洪惟我公。
磊落。
襄系丰融。
世有象贤。
门传清白。
牧守连起。
采章重赫。
义叶奉图。
宠深同席。
德迈不匮。
庆流斯积。
昭哉嗣服。
穆穆厥声。
恪慎克孝。
资忠以贞。
回涯江汇。
朗节霜横。
儒林直秀。
吏道旁精。
爰视决曹。
志清丛。
人有哀泪。
形无愠色。
肃传皇皇。
饮冰翼翼。
屡酌贪水。
宁罹谮薏。
典农燕塞。
转食邛邮。
稔应铜雀。
邛来木牛。
自此康海。
旋移蒋州
人安伟化。
虏慑雄谋。
昔离蕲服。
去思犹咏。
今镇湘潭
来歌转盛。
府吏归殖。
江神断娉。
辞恳今行。
恩愈谢病。
如何迅息。
不享期颐。
鹰随牵旐。
虎送还輀。
短矣清室。
孤魂久嫠。
邹母。
双棺合兹。
漭昧真宅。
穹崇邱冢。
客土新封。
旧拱。
惟哲嗣兮精孝。
泣昊天兮思重。
仰构代兮昆吾
琢贞石兮岑竦。
冠军大将军检校左卫将军开国男安定梁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五
公姓梁氏。
讳慎初
字智周
其先安定乌氏人
高祖宜春郡公讳某
当隋末丧乱。
豪杰并兴。
宗人师都。
雄据朔方。
自号梁王
置百官。
宜春宗正
唐贞观初
梁亡。
宜春首谋率其党来降。
金紫光禄大夫右金吾卫大将军
凉州
凉州左千牛卫讳叔裕
千牛太子司议郎讳穆之
议郎顿邱令名犯肃宗讳。
顿邱生公
少孤家贫。
落魄不得就经学。
既冠。
有勇力。
以弧矢为事。
性严直方。
不苟合于时。
博物涉史书。
一览历代成就山川地形攻守奇正之术。
巳而天宝末
函夏寇乱。
西平王哥舒翰之守潼关也。
公上书论兵势。
且劝深壁不战。
以挫贼锋。
西平异之。
命居戏下。
表授左武卫冑曹。
四迁至左卫郎将
时贼臣当国。
而与幕府不协。
公曰。
难将至矣。
遂间行而南。
无何。
西平溃败。
公尝善岐国公鲁炅
方守襄邓。
乃往从之。
表迁右羽林中郎将
屡以果锐为军前锋。
而搴旗陷坚者四五。
敷奏岐下。
帝甚嘉之。
录前后功。
超拜左卫军。
号冠军
封鹑觚县开国公
既拜命而告人曰。
徒以蠢尔材力。
遭乱乘势。
以获爵位。
传曰。
无德而禄。
殃也。
吾惧及焉。
遂移疾请告。
解印绶。
退耕于野。
春秋若干。
宝应二年秋八月寝疾于河内
薨于私馆。
没顾命嗣子贲曰。
始爱夫太行山之阳。
将营而老焉。
又常惧蹈白刃。
不获墓坟。
今幸以天年终。
宜从吾志。
薄葬于此。
纵汝不忍为元晏故事。
当敛以时服。
有棺而无椁可也。
是岁卜筮不吉。
至大历九年冬十二月
贲始奉先公之裳帷以安宅焉。
夫陈力就列之谓忠。
见机不仕之谓智。
名遂身退之谓达。
全而归之之谓孝。
夫如是。
宜刻贞石。
遗于后嗣。
是吾宗也。
实能言之。
铭曰。
肃肃鹑觚
敬义直方。
履柔履刚。
出处行藏。
与时弛张。
弧矢之利。
以从王事。
乃行其志。
允焯厥位。
帝命将军
受兹蒲璧。
鞗革金𩉴。
乃蔚乃赫。
人鲜克终。
独守谦冲。
缯缴不及。
冥冥高鸿。
于嗟鹑觚
生也有涯。
令闻无穷。
汪王庙考实 其十一 从祀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六、《罗鄂州小集》卷六、《新安志》卷一
今所在王庙有二武士,介而兵立于门首,土人谓之毛廿将军、汪节将军
毛廿者,歙县人汉建安之乱率众保乌聊,为吴将贺齐所破,因此置新都郡,事见《吴志》。
汪节者,绩溪人,唐神策将军,家在大徽村,其母尝避疟于村西福田寺外,感于金刚神,已而生节。
及壮有神力,长安东渭桥石兽重千斤,节独徙置之。
又能负石碾,碾上以木架床,设龟兹乐一部,曲终略无难色。
德宗甚加宠异。
事见《太平广记》。
记所引《歙州图经》,今不复载矣。
二人与王虽异世,民间特以有功及材武,故类而祀之。
又庙中有绘宣城长史、淮安长史云者,或曰即王二佐天宝、铁佛入唐所得官。
右《考实》之文,先是郡太守郏公精意在民,祷王必应,政成欲传广其威灵,得告命于官府,得诗文于金石,复访求遗事于是州之人士及耆老王实辈,各致所闻,既已诠次。
愿于公辱礼闱知己之分,窃从假观之,亦欲一出意见,而卷帙既定,方亟于攻本,不敢有所动摇。
独念王归唐大节,自我先侯及丞相内翰两汪公、今致政尚书金公皆有翰墨,力为发明,辄复考其款附月日,与王雄诞战伐先后,蕲以益信前说。
说始萌芽,又旁订凡语及王者十一事,以备采择。
考实辨疑,先侯诗语也,故本之。
乾道五年九月朔日,州民罗愿述。
汪王庙考实 其六 纳款 南宋 · 罗愿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三六
愿尝以王庙食此邦,踰五百年,而民爱敬之,久而愈新者,不惟能出云雨,禦灾厉,亦由其起不失正道,始终出于靖民。
故天下方乱,则以身蔽六州之人;
及其粗定,闻真王而遂归之。
事合天心,为天所相,是以生享其祚而没食其土,以能悠久。
然则不斗一民,不烦一旅,间关自托于唐者,乃王之大节本意,不可以不白也
武德告命具存,所以褒表者,其语明甚,而《旧书·本纪》不著归唐月日,《新纪》虽于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书降,至列传杜伏威王雄诞来伐,又不著其已受唐命,反更追书称王时事,遂使览者徒见纪传所书皆在四年,因指为一事。
意王负固累岁,而伏威、雄诞以天子之命来讨,力穷势蹙,至是始降尔,则与告命所谓远送款诚者,岂不相戾邪?
雄诞来伐虽亦以此年,然王送唐款实先之。
所谓九月甲子者,月九日也,告命以此月二十二日下,则款之至唐与其封拜,皆不出九月中
雄诞之来,乃在是
谨案《资治通鉴》,王遣使归唐载于九月,而雄诞来伐别载于十一月,则是归唐之后已受封拜,而伏威、雄诞自以私意伐之尔。
是时伏威之于唐未为纯臣,王之归唐也必思以忠自列,耻因之以成事,故籍其土地兵民,遣使间道越伏威之境以归之天子。
伏威之党相与窃议,疾王归唐之事不出于己,因袭之以为己功,此淮阴击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
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雄诞实左右之,吾为唐行台屈尔,肯遽出其下哉?
说者又以雄诞既战之后,唐室以其前后功亦除歙州总管,管歙睦衢三州,疑若右雄诞者。
不知唐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来者斯受之尔。
王既以六州自归,则因以六州畀王,逮伏威自以行台而袭王为己功,唐亦不得而却也。
此正淮阴之事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为之遣代邪?
故未几遂朝于京师
尝试考王归附之初,高祖以大国重使见处,与其一时褒崇之语,及贞观之间宿卫者二十年,太宗远伐,委之筦钥,非夙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何以及此?
告命所表虽汉甲令称忠,殆不若此之明也。
不考此而云云,岂不误哉!
越国汪公行状 宋 · 胡伸
 出处:全唐文卷一、全宋文卷二九四二、《新安文献志》卷六一
公姓汪氏,讳华新安人
其先汪芒氏之后,或曰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氏焉。
哀公时童踦,其孙也。
汉建安中龙骧将军文和会稽,避地,始家新安
公曾祖泰,祖勋,父僧莹,皆仕于陈。
西郑氏,梦黄衣年少长丈馀,拥五云自天而下,因与之遇,觉而有娠。
至德四年正月十七日夜半乃生,香雾覆室,三日始散。
公幼颖慧,所居上常有奇气。
蚤孤,家贫,母挈归外氏。
母亦寻卒,九岁为舅牧牛。
每出常踞坐磐石,指使群儿如将帅指挥状。
有张士损者,常以失期不至,公击踣之。
群儿各骇散,张氏欲执之,公曰:「此易尔,吾能使之死,独不能使之生乎」?
因抚视之,良久复苏。
尝令群儿曰:「处山泽间卒遇风雨,无所庇,盍相与刈苫檐屋」?
既又令曰:「室成,吾且椎牛以犒若等」。
卒取舅牛分食之,牛尾插地。
既归,舅问牛所在,对已入地矣。
舅视牛尾入地中,不可拔,既素异之,不深诘。
及长,身长九尺,广颡方颐,庞眉隆准,美髭髯,不事田业,独喜昼卧。
舅母苦之,伺间抽去其箦,公复寝如初。
怪而视之,有青龙蹲负。
由是乡里惊叹,舅家改容。
公因落魄放纵。
睦州有演公者习武事,往从之游,时年十八矣。
还以勇侠闻。
婺源寇起,州遣押衙董平讨之,战不利。
郡将张公募土豪有胆气者禦之,公走应募。
即日部兵上道,直捣贼营。
远望山林草木皆为甲兵,寇惊相谓曰:「郡兵盛如此,天亡我也」。
稍稍引退,公进击灭之。
张公郊劳,赐补有差。
隋大业间王政不纲,豪杰并起,各建号郡邑。
公慨然曰:「世变如此,吾死兵革无憾,如百姓何」?
杜伏威起江淮,张公欲与相应,心独忌公,乃遣如箬岭凿山开道,欲因事诛之。
公与裨将汪天宝领兵开拓,不日而毕。
比还,不加礼,更劾以差役不均,稍侵之。
公怒,将士突入围府,欲兵之。
张公惧,遁去。
人人噪请于公曰:「张公贪而酷,赏罚不公。
方时扰攘,何特一守?
今幸已逐,而境内无所统壹,天子南幸江都,盗贼拥隔,诏令不至,欲求摄刺史以镇一方,非公不可,公宜从众。
,请命于朝未晚也」。
公不得已从焉。
宣州闻之,将遣兵来问。
公分部诸屯,自以精兵八百人先。
既稍入宣境,至溪方半渡,马跃鞭坠,遣卒取之,不时得。
公怒,拔剑斩之,尸立水中不仆,土人因异之,目为东灵神。
进至尘岭,驻军其上。
时大暑,士马渴甚,公仰天祝曰:「事若济,地当涌水」。
乃以戈鐏镵石,得泉脉,因加凿治,至今行旅便之。
未至宣城三十里,城中遣将陈罗明来战,罗明败走,公疾击斩之。
宣守面缚请降,公释不问。
因抚定其民,选其精锐以归。
既而杭、睦、婺、饶等四州相继皆下,公奄有六州,带甲十万,威令益隆。
诸将谓公曰:「今中原分乱,大众已集,若但以刺史统军之号临之,复恐瓦解。
天与不取,古人所戒。
公宜建王号」。
公辞再三,乃斋戒择日建吴国,称王。
以天宝为右相,铁佛为左相,皆公族也。
其他乡佐并有常员,择贤且才者处之。
然禀隋正朔不废,为政严肃,赏罚明信,远近莫不爱慕。
虽四方大扰,部内赖以平安者十馀年。
唐高祖太原,已受隋禅,而秦王出师江左
公谓群下曰:「日月出矣,爝火不息,可乎?
顷吾夜见天象,荧惑正侵太白太白西方于音为商,吾姓商音也,灾异既形,吾计决矣」。
武德四年九月甲子,乃籍土地兵民遣宣城长史铁佛奉表于唐。
高祖嘉之,是月二十二日诏曰:「具官某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
识机慕化,远送款诚。
宜从褒宠,授以方牧。
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杜伏威丹阳自称行台
十一月,命王雄诞以饶、洪兵万馀人来侵,公遣天宝等击之。
天宝作铁盾重百二十斤,左执之以敌,伏威大败,死者过半。
天宝与八十人追之,贼还军合战,天宝势蹙,因奋势越巨石,所践成迹,贼军惊异,乃退,郡境以宁。
伏威入朝,其长史公祐王雄诞兵以叛,伪建位号。
公引兵讨之,旗帜蔽江而下。
公祐惧,退保武康丹阳遂平
公振旅还,兵民各复其业。
明年遂朝于京师
贞观二年左卫白渠府统军十七年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
太宗辽东,诏为九成宫留守
夙夜尽瘁,事无所乏。
驾还,尤称其勤。
二十三年三月三日薨于长安,享年六十有四。
公初疾,上常劳问赐医药。
及薨,赐杂䌽十床、黄金百两、东园秘器,恩礼如功臣
永徽二年,诸子以公丧还。
四年十月二十六日,葬歙县北七里云郎山
公娶钱氏,右卫大将军巢国公九陇之女。
男八人:建,朗州都督府法曹,娶黄氏。
璨,费州涪川,娶朱氏。
达,以征贺鲁、龟兹高昌袭上柱国、越国公,娶葛氏。
广,娶陆氏;
逊,娶金氏;
左卫飞骑尉
逵,薛王府户曹,娶王氏。
爽,岐王府法曹,娶闵氏。
俊,郑王府参军,娶罗氏。
诸孙皆仕于朝,率以忠勤世其家。
先是,公名世华,后避太宗讳,去上字。
公初起兵,未获立城之所,乃引弓远射,矢所坠,适当形胜,遂城之,今绩溪登源是也。
后人因以立庙,广堑营垒存焉。
故宅距庙才一水,乡人不忍蓻锄其处,子孙环居之,因曰汪村。
而郡人自公入朝,即生为立祠,没益严奉,水旱必祷,今乌聊山庙是也。
唐刺史薛邕、范传正、吴圆、陶雅之属,皆有增葺。
章圣东封,始载国朝祀典。
其后褒爵益崇,事具有司。
独取公所起始末,传后世。
谨状。